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校领导出席马克思主义大讲堂有组织科研报告会

校领导出席马克思主义大讲堂有组织科研报告会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冯秀军作主旨报告


副校长崔希民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现场

为扎实推进有组织科研,助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实现高质量发展,1月10日学校举办马克思主义大讲堂有组织科研报告会暨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启动会。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冯秀军应邀作主旨报告。副校长崔希民出席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盖逸馨主持。

崔希民指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层次最高、影响最大、最具导向性和示范性的项目之一,是衡量高校人文社科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过去五年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教育部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关要求,在强化有组织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他在肯定既往成绩的同时,对与会师生提出三点要求和希望:一是凝聚共识,明确科研方向。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热点问题,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内涵和实践价值,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整合资源,加强马克思主义大讲堂内涵建设。学院要依托马克思主义大讲堂,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扩大社会影响力。三是精心谋划,提升申报质量。学院要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和步骤,做好全过程管理和服务。

冯秀军教授作《项目申报研究与科研能力提升》主旨报告。冯秀军凭借丰富的项目经验,深入剖析科研与项目申报关系,点明项目申报对于有效激活思维、梳理学术储备、把握前沿动态和深化自我反思具有重要意义。她从研读指南、精心选题和充分论证三个方面阐述了项目申报的关键步骤。她强调,项目选题要紧扣时代发展,贴合国家政策,融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考量政治性、创新性等多重因素。她指出,论证过程要逻辑严密、环环相扣,坚持有深度和多维度创新并存,全方位提升申报质量。

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冯秀军教授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帮助大家拓宽了学术视野,受益匪浅。

本次有组织科研报告会为学院启动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注入了新动力,有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有组织科研工作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助力学校建成世界一流能源科技大学,实现教育强国、能源强国和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贡献。

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超,兄弟高校和兄弟学院教师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参加会议。


版权所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校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丁11号 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