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推进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重要精神,落实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质量,3月18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3.18”重要讲话六周年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逸夫楼1217会议室召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专题研讨会。院长盖逸馨教授、副院长曾祥明教授、“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费英秋教授及教研室全体教师出席会议。会议由费英秋教授主持。
盖逸馨教授强调,“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时效性,要把准时代脉搏,将课程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同步推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历史与未来接续交汇、中国与世界密切交织的时空背景下,“形势与政策”课程承载着帮助学生洞悉世界局势、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的重任,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发展重大战略,使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因此,学院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发展方向,推动课程质量建设实现新突破。
会议围绕“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要点与难点进行深入研讨,着重强调该课程在帮助学生了解世情国情、为未来发展做好准备方面的重要作用。“形势与政策”教研室青年教师黄芳表态,一定严格按照教育部下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25年上辑)》展开教学工作,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不仅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更是有力促进教研室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效果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将“形势与政策”课程打造成为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精品课程,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时代担当的高素质人才,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